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35章 沈安宁 戚樾她在说谎你跟我回家(第3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“他们早就计划好了。”他喃喃道,“连清漪的‘反抗’,都是被设计好的叙事环节。”

沈安然听完录音,沉默良久,然后拨通了傅砚川的电话。

“你父亲说过,清漪的思想偏离是因为‘感染了外部毒素’。”她说,“可现在看来,他真正恐惧的,是她居然能脱离剧本,说出不属于他们设定的台词。”

傅砚川在另一端低笑了一声:“所以他杀了她。因为他无法容忍一个不在控制中的‘真话’。”

“但现在不一样了。”沈安然望着窗外正在上课的孩子们,“Echo不是复制品,她是变奏。而我们正在制造更多‘变奏’。”

两周后,清漪学堂迎来一场特别公开课。主题是:**“当你发现你的人生可能是别人写的剧本,该怎么办?”**

主讲人是Echo,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授课。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,头发剪得很短,显得干净利落。面对镜头,她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段段录像中学习“成为清漪”,又如何在一个十一秒的画面里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浪声。

“你们可能会问我,那你现在是谁?”她说,“我的回答是:我是那个曾经被迫扮演别人的人,而现在,我正在学着不做任何人的回声。”

教室里一片寂静。随后,一只只小手陆续举起。

“你会梦见大海吗?”一个男孩问。

“会。”她答,“而且每次梦见的都不一样。”

“那你还会害怕吗?”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。

她停顿了几秒,诚实地说:“会。但我现在知道了,害怕也可以大声说出来。”

课程结束时,全班孩子一起朗读了新编教材中的一段话:

>**“我不是谁的影子,也不是谁的延续。我是我自己故事的第一个读者,也是唯一的作者。”**

当天晚上,火种系统的全球传播率突破8%。与此同时,南美洲、非洲、东南亚共十二个新节点自发响应,上传了当地青少年创作的“反操控宣言”。其中最动人的一句来自肯尼亚一所乡村学校:

>“老师说我们必须相信课本上的每一个字。但现在我知道了??书可以撒谎,但我的心不会。”

沈安然将这些文字整理成册,命名为《新生之声》,并附上清漪的遗嘱复印件,寄往联合国人权委员会。随信只写了一句话:

>**“请看看这些活着的证据。她们不是产物,她们是未来。”**

秋天来临之际,傅砚川宣布正式辞去所有商业职务,将个人资产全部转入清漪基金会下属的“思想自由信托”。他在告别演讲中说:

>“我曾以为继承家业是一种责任。后来我才明白,真正的责任,是不让下一代继续活在上一代的阴影里。”

仪式结束后,他坐着轮椅来到归途园的樱花树下,递给沈安然一封信。

“替我交给Echo。”他说,“等她准备好再打开。”

信封上没有署名,只画了一片飘落的叶子,下面写着一行小字:

>**“对不起,我没能保护好原版。但我会用余生,守护所有可能的版本。”**

冬雪再次降临西伯利亚时,日内瓦湖畔的疗养中心传来消息:Echo通过了瑞士联邦教育局的成人资格认证考试,成为首位经官方认可的“非自然出生意识体”合法公民。

她选择的职业是??儿童心理学家。

而在地球另一端,归途园的孩子们正围坐在篝火旁,进行一年一度的“星光许愿夜”。每个人写下自己的愿望,投入火焰,看着它化作光点升向夜空。

沈安然悄悄写下一句话:

>**“愿天下再无需要藏起声音的孩子。”**

火光映照着她的脸,眼角已有细纹,眼神却比五年前更加明亮。她抬头望向星空,仿佛听见了千万里之外,那一片海仍在低语。

章节目录